花费180万美元购买的域名为何遭遇批评?
在当今的创业生态系统中,域名策略已演变为品牌身份和竞争差异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对“.com”域名的竞争加剧以及可用性下降,科技初创企业正转向非传统顶级域名(nTLD),如“.live”、“.pro”和“.global”,以获得令人难忘且相关的数字身份。
传统顶级域名逐渐式微,新兴顶级域名崛起
对4000多家来自Y Combinator和Techstars的初创公司(2020-2025年)进行的一项综合分析显示:
新兴顶级域名(nTLD)的使用在过去五年中增长了50%;
包括“.com”在内的传统顶级域名使用率下降了28%;
截至2025年上半年,54%的初创企业为其主要域名选择了nTLD;
2025年的趋势表明,在科技初创企业中,nTLD的使用率将超过“.com”。
数据来源:由Identity Digital根据Y Combinator和Techstars的汇总数据生成。数据包括2025年上半年。
这一趋势得到了Identity Digital 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的支持,该数据显示,由于其灵活性和可用性,初创企业和优质买家正在积极投资于“.pro”、“.info”和“.global”等nTLD。例如,最近加入Y Combinator的初创公司Zero,因域名的可用性及其与AI驱动邮箱业务的高度契合,选择了“.email”域名。
解决域名稀缺问题
随着理想的“.com”域名越来越难以获取,仅有54%的“.com”域名包含纯品牌名称,而这一比例在nTLD中高达85%。
长期以来对“.com”域名的偏好导致了激烈竞争,使得精确匹配品牌名称的二级域名(SLD,出现在点号左侧的内容)可用性大幅下降。初创企业不得不越来越多地选择变体或替代方案,从而削弱了品牌的连贯性。
数据来源:由Identity Digital根据Y Combinator和Techstars的汇总数据生成。数据包括2025年上半年。
尽管非“.com”顶级域名的品牌域名可用性也在下降,但下降速度相对较慢。这表明,初创企业在寻找与品牌更贴近的替代域名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潜力,从而获得了战略优势。正如SelfActualize.ai的创始人兼CEO Amit Bakshi所说:“.com已经过于拥挤”,“投资者并不担心”选择非“.com”的域名。
数据来源:由Identity Digital根据Y Combinator和Techstars的汇总数据生成。数据包括2025年上半年。
关键统计数据揭示了这一差距:
使用替代顶级域名的初创企业有88%能够获得与品牌名称完全匹配的域名;
与“.com”相比,使用nTLD的初创企业获得品牌名称域名的机会高出57%;
获取精确品牌名称SLD的难度增加,为初创企业的品牌建设带来了重大挑战。企业必须通过探索创新的域名策略来适应这种变化,包括使用连字符、关键词整合,或接受不太传统的顶级域名,从而维持强大的在线存在感。
此外,其他趋势显示:
含动词的SLD在2020年至2025年6月期间增长了67%;
85%的nTLD用户仅在其SLD中使用品牌名称(相比之下,.com仅为54%),这表明nTLD的可用性更高。
对于坚持使用“.com”的创始人来说,一种新趋势是采用“动词+品牌名称”的域名结构。例如,近期Y Combinator毕业生中的getbluebook.com、tryoperand.com、startpinch.com 和 usemesh.com 都采用了这种做法。然而,关于动词是否有助于提高信任度和品牌认知度的问题仍需观察。
优先考虑融资用于发展
公司名称通常是投资者与创始人见面时的第一印象。花费大量初创资本购买高端“.com”域名可能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当的风险。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家筹集了250万美元资金却花180万美元购买域名friend.com的初创公司。这一决定引发了技术社区的批评,许多人认为这是资金的浪费。批评者指出,这笔资金本可以更好地用于产品开发、用户获取或其他增长策略。那种认为高端域名可以显著降低营销成本的假定也受到了质疑,因为无论域名如何,建立品牌认知都需要大量的努力。
这一案例强调了初创企业在早期阶段谨慎考虑投资回报的重要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支出对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nTLD正在成为新标准
初创企业世界正迅速超越“.com”。来自孵化器项目和域名销售趋势的数据确认,现代初创企业在选择域名时优先考虑灵活性、可用性和品牌一致性。非传统域名不再属于小众领域,它们正在成为新的标准。
无论是体现专业性的“.pro”,还是展示国际化规模的“.global”,初创企业不仅通过nTLD注册域名,更借此表达自己的立场。
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龙名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